六感教學總會
首頁NFNLP授權證首席導師e 頻道聯絡我們
林國龍六感首席導師
第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論文選登)
林國華六感首席導師
六感康體導師鄭玉玲
專業婚嫁/陪月導師
第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論文選登)

心理學家●第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論文選登)

“六感啟蒙”培訓方法—

創新企業培訓的有效工具

 

作者:林國龍

香港六感教學總會(亞洲)-首席培訓顧問

內容摘要:企業為員工提供培訓,作為提高管理者能力水準和員工技能,為企業提供創新的工作思路、知識、資訊、技能,增長員工才幹和敬業、創新精神等的有效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源開發,是比物質資本投資更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六感啟蒙”作為幫助員工找到自我成長的快捷方式,可以使企業的培訓更為有效,企業也因為人力資本的發展而有所收益

關鍵字:六感 人力資本 創新 雙贏   

一.“六感”—企業培訓的有效工具

「六感」是從人的身、心、靈中挑選出來的六種有關培訓及記憶的感官,透過訓練這六種感官,可以提升人的潛能、開發心靈、增加培訓樂趣、加強記憶等。

包括:

1.     ( 視 覺 )         

2.     ( 聽 覺 )         

3.     ( 嗅 覺 )

4.     ( 味 覺 )

5.     ( 感 受 )   

6.     ( 潛 意 識 )

啟動「六感」,是「六感培訓」的主旨,透過感官中體驗,從感官中培訓,以啟動員工培訓的樂趣。

如何能讓培訓更有成效,若能在培訓中啟動「六感」中的三個感官,培訓的果效將更能讓員工受益。大家可以嘗試回憶一次最難忘的培訓,你會發覺在記憶中出現了最小三個感官,為什麼你會記得這次培訓,正因為你在不知不覺中被啟動了感官。在「學習科學期刊」2002年第十一期的研究報告 (“Esamin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tiple Repre-sentational Systems in Learning Primary Mathematics”, by Shaaron Ainsworth; Peter Bibby; David Wood,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532-7809, Volume 11, Issue 1, 2002, Pages 25 – 61) 就報導了有關感官與學習成效的實驗,他們發現學習時用上多個感官,學習的效果就會大大進步。所以,在培訓過程中開動感官越多成效便越大,能開動三個感官是有效培訓中的最低要求。

 

二.“六感”—作為一種讓員工自我成長的快捷方式如何讓企業培訓更有成效

      人的記憶是由六個感官所構成,大家不妨回憶一個任何情景的難忘片段(一定要難忘:可以是開心或傷心),你會發現當中會出現最小三種感覺(可能包括:視覺、聽覺、感覺……等),這說明了若要員工在短時間內記憶培訓內容或實踐出來,“六感”的開動是不可缺少。

      在企業內訓中要短時間內培訓一種新知識或技能,若只在課堂講授,那麼員工就只能開動圖像感(視覺)或者節奏感(聽覺),若只有一種或兩種感覺記憶會比較淺,很快就會忘記。所以,一定要加上實操給員工親自動手,道理很簡單(因為:視覺+聽覺+感覺=三種感覺),在培訓過程中能開啟三種感覺,員工的成績及記憶自然會得到提升,企業投入在員工身上的時間也相對減少。

除此之外,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例如有些人的“圖像感”是特別豐富,喜歡用圖像記憶;有些人的“節奏感”是特別的靈敏,能善用聽覺學習,自創歌謠或口訣來幫助學習;有些則是善用“體驗感”,喜歡用手勢或動作來幫助學習。每個員工都是獨特的,有自己的學習模式和記憶方法。若要員工在培訓中成長,我們可以先找出員工對哪種感官比較敏感,對哪種感官比較記憶深刻,企業需要針對性的為員工啟動“六感”,讓員工在培訓中成長。為此,我們要尊重每個員工都擁有獨特的風格和潛能,當員工運用不同的培訓方法,我們更應給予員工鼓勵及讚美作為奬勵,一方面可以增強員工的學習信心,又可令他們更有興趣去繼續學習。

三::“六感啟蒙”培訓方法在天行健中國有限公司的應用

天行健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程塑料原料銷售為核心,同時涉足焊錫膏、精密五金等多個產業領域,集投資、貿易、製造為一體的集團化公司,下設輝誠發展(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輝誠行塑膠原料有限公司、東莞市天行健塑膠原料有限公司、太倉市天行健塑膠有限公司,精密五金製造公司。

案例描述:

      天行健中國有限公司在眾多的培訓模式中挑選了六感啟動模式,作為員工的培訓開始,在筆者與企業總經理會面後,再與公司管理部門合作為員工的培訓需要作出調研,最後安排每星期6小時的培訓,為銷售部員工培訓“六感銷售技巧

   在安排培訓過程中發現員工差異很大,有新員工(上班不到一個月)、有舊員工(工作超過10年),而且各人在能力、技巧、心態上都有不同需要。所以,筆者先為員工安排六感啟蒙培訓,讓員工瞭解自己的天才學習模式,才能把對的員工放在對的位置上,而且做到知己知彼,在培訓中加快成長進度。然後,再加入六感銷售技巧讓業務員能與客戶快速建立良好關係,掌握客戶的決策模式及購買策略等有助銷售的技巧。

   在經過半年培訓後,天行健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部員工都能快速成長,與客戶溝通及銷售方面都比之前有大幅進展。以往要多次拜訪才能成功達成合作協定,現在只要掌握客戶的溝通模式,便能快速完成任務。

案例分析:

      天行健中國有限公司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讓員工在工作上得到滿足,只是要將員工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就是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卻一點不容易。若能將這種技巧推而廣之的話,就是見了正確的客戶,要用正確的溝通方法,增加成交的機會。

   當中有一位小李的業務員,最初對自己不瞭解也不知怎麼跟客戶溝通和成交。所以,被安排從六感啟蒙開始學習,從認識自己開始,在課堂上他明白到自己的天才學習模式是“理論模式,不管學習什麼都會問“為什麼”或是需要“理解”才能應用,當知道自己的優勢後,便能從中發揮。在六感銷售技巧的課堂中,讓他掌握了不同成交決策模式客戶的成交技巧,讓他在面對客戶時更有自信心,更能得心應手。最後,導師用六感為小李訂立工作目標,安排達成目標的流程,讓小李知道每天的工作目標、每週的工作指標、每月的營業額目標、每季的業務量,也知道完成了這些工作後能得到的成果。

      “六感培訓”是一種把人類記憶模式、溝通模式、決策模式溶合在一起讓員工自我發揮的“心理培訓”,它是有針對性的讓員工瞭解客戶的心理狀況,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重要性,明白如何快速成交的技巧。因為人的狀態從記憶而來(只要是愉快的記憶就有愉快的狀態),記憶又從我們的“六感”而產生(只要調整六感就能調整對事物的記憶、從而改變狀態),所以理論和基礎都在“六感培訓”的專案中,若能按部就班把“六感培訓”的所有項目都學習一遍,那麼要突破自己,再創高峰也不是難事。

        若員工能突破自己,成功做到“六感天才模式”,將會是企業與員工雙贏的局面,企業若要發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若能將現有員工發揮,讓員工都變成人才,企業的成功也將會更近

四.企業需要”天才”員工

為什麼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就是“天才”,因為當那人要思考或做決定時,不用太多思考直接就能做出正確的反應或決定;反過來說,若那人面對思考或做決定時,已經過深思熟慮,但得到的結果還是強差人意,這就是對的人放在錯的位置。牛頓小學的成績強差人意,但研究科學卻成為科學家。你知道自己正處於那一個狀況嗎?希望放在對的位置嗎?

        假若你是對的人,那如何找到對的位置呢?你知道對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嗎?為何我們經常對身處的工作環境不滿,身邊儘是抱怨公司的人?你有否留意到有些人他們對工作或公司都極度適應,如魚得水般工作,他們總是表現卓越成績非凡。到底他們的秘密在那裏?

        人的大腦是一個很獨特的器官,只要你在做它喜歡的事,就什麼都可以做得好,不管是思考還是做決定;反過來說,若你勉強它做不喜歡的事,就算你怎麼努力,結果總是強差人意。

五.如何打開“天才啟蒙模式”

        “六感啟蒙”就是一條通向“天才之路”的途徑,每個員工對自己的“六感”都有特別的喜好,每個員工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不能比較,若培訓師能在培訓過程中協助學員發揮他們獨特的六感,那麼員工就能成為工作崗位的天才,工作就能得心應手。所以,企業要與培訓師共同合作,讓員工發揮他的“六感”,不單在培訓中,在工作崗位上更要讓員工發揮,打做一個合適的“六感”環境給員工工作。

        每個員工在工作和培訓時都會從“六感”中選出一種“天才啟蒙模式”作為自己的啟蒙,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四種啟蒙模式:

1.     圖像天才模式;

2.     聲音天才模式;

3.     體驗天才模式;

4.     理論天才模式。

“圖像天才模式”──這個模式的員工在培訓和工作上需要參照大量的圖片,或是要看到實物才能有信心的工作。若培訓師在培訓過程中有學員不停問能否看圖片或實物,那麼這個學員有可能是“圖像模式”的員工,或是這個學員在說話時會用上一些特定的辭彙,例如:看到、清晰、模糊、可看的、明亮、暗淡等...,那也有可能是“圖像模式”的員工。

“聲音天才模式”──這個模式的員工在培訓和工作時需要有聲音的說明,或是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有信心的工作。若培訓師在培訓過程中有學員不停問其他人的意見或聽過內容後能完全記著,那麼這個學員有可能是“聲音模式”的員工,或是學員在說話時會用上聲音辭彙,例如:聽說、動聽、寧靜、和諧、共嗚、悅耳等...,那也有可能是“聲音模式”的員工。

“體驗天才模式”──這個模式的員工在培訓和工作時需要對培訓有體驗,或是實際的操作才能對學習有信心。若培訓師在培訓過程中有學員不斷要求實操,那麼這個學員有可能是“體驗模式”的員工,或是學員在說話時會用上體驗辭彙,例如:感到、接觸、冷漠、掌握、摸索、舒服等...,那也有可能是“體驗模式”的員工。

“理論天才模式”──這個模式的員工在培訓和工作時需要大量的資料,或是要明白背後的理論才能有信心的工作。若培訓師在培訓過程中有學員不停問為什麼或有什麼理論支持,那麼這個學員有可能是“理論模式”的員工,或是學員在說話時會用上理論辭彙,例如:明白、思考、決定、分析、知道、考慮、瞭解等...,那也有可能是“理論模式”的員工。

 

        其實,每個人都是“天才”,每個人在某一層面都有天份。筆者曾經教過一個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他的成績很差,對學習沒有信心也沒有盼望。最後,我用了“六感啟蒙”幫他找到了他最合適的學習方式,他的成績跳升得比普通的學生更好。在工作上,筆者也曾經用過“六感銷售”幫助一些業務員,他們業績不好,覺得公司什麼都不好;但當他們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後,他們的表現跟之前就有很大的分別,不但工作表現改善,對公司的歸屬感也提升了。

        5.12四川大地震過後,筆者到四川的綿陽災區為受災的老師們和學生們做心理培訓,當中就用上了“六感啟蒙”和“六感心理保健”的模式,在培訓的過程中,用上了大量的投影片和圖片(圖像模式);說故事和唱歌(節奏模式);實操演練(體驗模式)和心理諮詢技巧的背後原理(理論模式),再加上“六感心理保健”的正向心理指導,把學員的心理狀態從負面轉向正面。因為課堂上有40多位學員,如果只用一種模式做培訓,其他的學員就會覺得自己學得不好,要不就是學了運用不了。為了讓所有的學員都能在培訓中吸引新的知識,就要多運用“六感啟蒙”的模式,再配合不同的技巧例如“六感心理保健”等,讓學員們在培訓過程中更投入,培訓後能把培訓內容深入理解,最後能運用在日常工作中。

        最後,只要把對的人(他的六感模式)放在對的位置(他能運用的六感模式),那麼他就是“天才”。在此向各培訓師和企業老總建議:把對的人找出來放在對的位置,因為那會讓你們的員工成為“天才”,而你的企業就能發展起來變成雙贏。

 

參考文獻

1). Shaaron Ainsworth; Peter Bibby; David Wood,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tiple Representational Systems in Learning Primary mathematics”,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532-7809, volume 11, Issue 1, 2002, Pages 25-61

 

2). Smith, M. K. (2001). David A. Ko1b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Retrieved October 17, 2008

 

3). Honey, P & Mumford, A, (1982). The Manual of Learning Styles. Maidenhead, UK, Peter Honey Publications

 

4). Leite, Walter L.; Svinicki, Marilla; and Shi, Yuying; Attempted Validation of the Scores of the VARK; Learning Styles Inventory with Multitrait – Multimethod Confirmatory Factory Analysis Models, SAGE Publications, 2009

 

5). Thomas F. Hawk, Amit J. Shah (2007) “Using Learning Style Instruments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doi:10.1111/j.1540-4609.2007.00125

 

6). Jackson, C. J. (2009). Using the hybrid mode1 of learning in personality to predict performance in the workplace. 8th IOP Conferenc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Manly, Sydney, Australia, 25-28 June 2009